广西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强,比较好的王牌专业有哪些
更新时间:2023-12-20 02:59:36 来源:中考助手网 www.zhongkaohelp.com广西大学王牌专业有金融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法学、英语、新闻学、物理学、应用化学、生物技术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自动化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,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一些专业了,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,供大家参考,如有变动,以学校最新公布信息为准。

一、广西大学重点王牌专业有哪些
1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(国家级+省级)

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
| 序号 | 专业名称 | 级别 |
| 1 | 经济学 | 国家级 |
| 2 | 越南语 | 国家级 |
| 3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国家级 |
| 4 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国家级 |
| 5 | 通信工程 | 国家级 |
| 6 | 矿物资源工程 | 国家级 |
| 7 | 包装工程 | 国家级 |
| 8 | 食品科学与工程 | 国家级 |
| 9 | 林学 | 国家级 |
2020年度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:车辆工程、化学、园艺、广告学、汉语言文学、翻译
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(19个):金融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法学、英语、新闻学、物理学、应用化学、生物技术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自动化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土木工程、化学工程与工艺、轻化工程、农学、动物科学、动物医学、公共事业管理
2019年度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(16个):哲学、汉语国际教育、日语、广播电视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能源与动力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水利水电工程、包装工程、环境工程、建筑学、植物保护、林学、工商管理、音乐学
2、国家级专业:
| 项 目 | 序号 | 名 称 | 获评时间 |
| 国家级专业 | 1 | 农学 | 2007 |
| 2 | 新闻学 | 2007 | |
| 3 | 矿物资源工程 | 2007 | |
| 4 | 林学 | 2007 | |
| 5 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2007 | |
| 6 | 轻化工程 | 2008 | |
| 7 | 木材科学与工程 | 2008 | |
| 8 | 工商管理 | 2009 | |
| 9 | 自动化 | 2009 | |
| 10 | 英语 | 2010 | |
| 11 |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| 2010 | |
| 12 | 水利水电工程 | 2010 |
3、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:
| 项 目 | 序号 | 名 称 | 获评时间 |
| 卓越工程师教育 | 1 | 热能与动力工程 | 2012 |
| 2 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2012 | |
| 3 | 化学工程与工艺 | 2012 | |
| 4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2013 | |
| 5 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2013 | |
| 6 | 环境工程 | 2013 | |
| 7 | 电子科学与技术 | 2013 |
4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:本科法学
5、卓越农林人才:动物科学(拔尖创新型)、动物医学(拔尖创新型)、水产养殖(拔尖创新型)、农学(复合应用型)、植物保护(复合应用型)、林学(复合应用型)、园林(复合应用型)
6、广西大学本科教学自治区级台一览表
| 项目 | 序号 | 专业名称 | 学院 |
| 优质专业(2007) | 1 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电气学院 |
| 2 | 木材科学与工程 | 林学院 | |
| 3 |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| 农学院 | |
| 4 | 林学 | 林学院 | |
| 5 | 农学 | 农学院 | |
| 6 | 新闻学 | 新闻学院 | |
| 7 | 矿物资源工程 | 资冶学院 | |
| 8 | 通信工程 | 计电学院 | |
| 9 | 热能与动力工程 | 机械学院 | |
| 10 | 数理试点 | 物理学院 | |
| 11 | 自动化 | 电气学院 | |
| 12 | 管理科学 | 物理学院 | |
| 13 |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| 机械学院 | |
| 14 | 轻化工程 | 轻工学院 | |
| 15 | 汉语言文学 | 文学院 | |
| 专业及课程一体化(2012-2013) | 1 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电气学院 |
| 2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计电学院 | |
| 3 | 生物技术 | 生科学院 | |
| 4 | 动物医学 | 动科学院 | |
| 5 | 化学工程与工艺 | 化学化工学院 | |
| 6 | 工商管理 | 商学院 | |
| 7 | 英语 | 外语学院 | |
| 8 | 广播电视新闻学 | 新闻学院 | |
| 9 | 热能与动力工程 | 机械学院 | |
| 10 | 公共事业管理 | 公管学院 | |
| 11 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材料学院 | |
| 12 | 食品科学与工程 | 轻工学院 | |
| 13 | 矿物资源工程 | 资冶学院 | |
| 14 | 木材科学与工程 | 林学院 | |
| 15 | 环境工程 | 环境学院 | |
| 16 | 物理学 | 物理学院 | |
| 17 | 自动化 | 电气学院 | |
| 18 | 管理科学 | 数学学院 | |
| 19 | 植物保护 | 农学院 | |
| 20 | 土木工程 | 土木学院 | |
| 优 势 特 色 专 业(2014-2015) | 1 | 能源与动力工程 | 机械学院 |
| 2 |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| 机械学院 | |
| 3 |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 机械学院 | |
| 4 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电气学院 | |
| 5 | 农业电气化 | 电气学院 | |
| 6 | 自动化 | 电气学院 | |
| 7 | 水利水电工程 | 土木学院 | |
| 8 | 土木工程 | 土木学院 | |
| 9 | 林产化工 | 化工学院 | |
| 10 |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| 化工学院 | |
| 11 | 食品科学与工程 | 轻工学院 | |
| 12 | 轻化工程 | 轻工学院 | |
| 13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计电学院 | |
| 14 | 电子信息工程 | 计电学院 | |
| 15 | 环境工程 | 环境学院 | |
| 16 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材料学院 | |
| 17 |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| 材料学院 | |
| 18 | 金融数学 | 数信学院 | |
| 19 | 生物技术 | 生科学院 | |
| 20 | 新闻学 | 新闻学院 | |
| 21 | 汉语言文学 | 文学学院 | |
| 22 | 公共事业管理 | 公管学院 | |
| 23 | 农林经济管理 | 商学院 | |
| 24 | 工商管理 | 商学院 | |
| 25 | 法学 | 法学院 | |
| 26 | 日语 | 外语学院 | |
| 27 | 泰语 | 外语学院 | |
| 28 | 农业资源与环境 | 农学院 | |
| 29 | 植物保护 | 农学院 | |
| 30 | 水产养殖学 | 动科院 | |
| 31 | 林学 | 林学院 | |
| 32 | 生态学 | 林学院 | |
| 33 | 木材科学与工程 | 林学院 | |
| 34 | 电子科学与技术 | 物理学院 | |
| 35 | 矿物资源工程 | 资冶学院 | |
| 36 | 应用心理学 | 教育学院 | |
| 37 |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| 数信学院 | |
| 38 | 电子商务 | 计电学院 | |
| 39 | 动物科学 | 动科院 | |
| 40 | 汉语国际教育 | 文学院 | |
| 41 | 哲学 | 公管学院 | |
| 42 | 生物工程 | 生科院 | |
| 43 | 园林 | 林学院 | |
| 优势专业群(2015) | 1 | 建筑规划专业群 | 土木学院 |
| 2 | 通信与网络专业群 | 计电学院 | |
| 3 | 化工与化学专业群 | 化工学院 | |
| 4 | 经济管理专业群 | 商学院 | |
| 5 | 外语翻译专业群 | 外语学院 | |
| 6 | 全媒体广告人才培养专业群 | 新闻学院 | |
| 7 | 农业科学专业群 | 农学院 | |
| 8 | 新材料科学国际协同创新优势专业群 | 中加学院 | |
| 9 | 动力与机械工程专业群 | 机械学院 | |
| 10 |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群 | 电气学院 | |
| 11 | 新材料及其高端制造专业群 | 材料学院 | |
| 12 | 艺术设计专业群 | 艺术学院 | |
| 优质本科专业(2016) | 1 | 土木工程 | 土木学院 |
| 2 | 生物技术 | 生科学院 | |
| 3 |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 机械学院 | |
| 本科专业(2016) | 1 | 农业资源与环境 | 农学学院 |
| 2 | 食品科学与工程(制糖工程) | 轻工学院 | |
|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(2016) | 1 | 工商管理 | 商学院 |
| 2 | 林学 | 林学院 | |
| 3 | 能源与动力工程 | 机械学院 | |
| 4 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电气学院 | |
| 5 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材料学院 | |
| 6 | 农学 | 农学院 | |
| 7 | 化学工程与工艺 | 化工学院 | |
| 8 | 法学 | 法学院 | |
| 9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计电学院 | |
| 10 | 电子科学与技术 | 物理学院 | |
| 11 | 园林 | 林学院 | |
| 12 | 植物保护 | 农学院 | |
| 13 | 环境工程 | 环境学院 | |
| 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(中心)(2018) | 1 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资环材学院 |
| 2 | 化学工程与工艺 | 化工学院 | |
| 3 |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 机械学院 | |
| 4 | 工商管理 | 商学院 | |
| 5 | 植物保护 | 农学院 | |
| 6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计电学院 | |
| 7 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电气工程学院 | |
| 8 | 海洋科学 | 海洋学院 | |
| 9 | 包装工程 | 轻工学院 | |
| 10 | 法学 | 法学院 | |
| 11 | 土木工程 | 土木工程学院 | |
| 12 | 物理学 | 物理学院 |
二、广西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
| 广西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| ||
|---|---|---|
| 院系名单 | 专业名称 | 本专科 |
| 法学院 | 法学 | 本科 |
|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| 建筑学 | 本科 |
| 土木工程 | 本科 | |
| 水利水电工程 | 本科 | |
| 电气工程学院 | 自动化 | 本科 |
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本科 | |
| 化学化工学院 | 化学 | 本科 |
| 化学工程与工艺 | 本科 | |
| 应用化学 | 本科 | |
| 海洋学院 | 海洋科学 | 本科 |
| 机械工程学院 |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| 本科 |
| 车辆工程 | 本科 | |
| 能源与动力工程 | 本科 | |
| 机械电子工程 | 本科 | |
|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| 环境工程 | 本科 |
|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| 本科 | |
| 木材科学与工程 | 本科 | |
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本科 | |
| 矿物资源工程 | 本科 | |
|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| 轻化工程 | 本科 |
| 包装工程 | 本科 | |
| 食品科学与工程 | 本科 | |
| 轻化工程(制糖工程方向) | 本科 | |
|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| 电子信息工程 | 本科 |
| 网络工程 | 本科 | |
| 信息安全 | 本科 | |
| 通信工程 | 本科 | |
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本科 | |
|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| 生物科学 | 本科 |
| 生物技术 | 本科 | |
|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| 动物医学 | 本科 |
| 动物科学 | 本科 | |
| 水产养殖学 | 本科 | |
|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| 信息与计算科学 | 本科 |
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本科 | |
|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| 电子科学与技术 | 本科 |
| 物理学 | 本科 | |
| 林学院 | 林学 | 本科 |
| 生态学 | 本科 | |
| 农学院 | 农学 | 本科 |
| 园艺 | 本科 | |
| 农业资源与环境 | 本科 | |
| 植物保护 | 本科 | |
| 新闻传播学院 | 新闻学 | 本科 |
| 广告学 | 本科 | |
| 播音与主持艺术 | 本科 | |
| 广播电视新闻学 | 本科 | |
| 外国语学院 | 越南语 | 本科 |
| 翻译 | 本科 | |
| 日语 | 本科 | |
| 泰语 | 本科 | |
| 英语 | 本科 | |
| 公共管理学院 | 公共事业管理 | 本科 |
| 社会工作 | 本科 | |
| 艺术学院 | 戏剧影视文学 | 本科 |
| 舞蹈学 | 本科 | |
| 美术学 | 本科 | |
| 环境设计 | 本科 | |
| 视觉传达设计 | 本科 | |
| 音乐学 | 本科 | |
| 文学院 | 汉语国际教育 | 本科 |
| 汉语言文学 | 本科 | |
| 商学院 | 金融学 | 本科 |
| 财务管理 | 本科 | |
| 国际经济与贸易 | 本科 | |
| 旅游管理 | 本科 | |
| 经济学 | 本科 | |
| 工商管理 | 本科 | |
| 会计学 | 本科 | |
| 财政学 | 本科 | |
| 农林经济管理 | 本科 | |
| 市场营销 | 本科 | |
| 人力资源管理 | 本科 | |
| 土地资源管理 | 本科 | |
| 马克思主义学院 | 政治教育 | 本科 |
| 哲学 | 本科 | |
| 体育学院 | 运动训练 | 本科 |
|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| 本科 | |
| 医学院 | 制药工程 | 本科 |
| 生物制药 | 本科 | |
| 药学 | 本科 | |
三、广西大学简介
广西大学(Guangxi University),简称“西大”(GXU),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,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,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入选国家“211工程”、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、国家建设高水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“新工科”研究与实践项目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、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、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,一省一校(Z14)联盟成员,东盟大学联盟、南亚东南亚联盟成员,广西重点支持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。
1928年省立广西大学成立,1939年在桂林更名国立广西大学。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(今广西师范大学)合并。同年,广西大学农学院成为独立建制的广西农学院。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,广西大学师生、学科专业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高校。1958年,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。1997年,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,组建新的广西大学。


















